“肿瘤治疗已经进入精准治疗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有了更多治愈的可能。”7月7日至9日,2023年POST-ASCO信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近百位肿瘤专家分享和讨论了包括淋巴瘤、妇科肿瘤以及罕见肿瘤在内的多个癌种的最前沿进展。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ASCO大会是临床肿瘤医生的盛会,2005年,林桐榆组建了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POST-ASCO会议作为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的主要学术阵地应运而生。
林桐榆在2023年POST-ASCO信息交流会致辞。主办方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让0.1%的生存几率变成100%
“要让与会同道有获得感!”这是林桐榆办好POST-ASCO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事情。在他看来,POST-ASCO不是单纯的将ASCO年会的幻灯重讲一遍,而是对ASCO上公布的研究进行思考和解读,如何应用在中国?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行走在会场内,随处可见专家学者三五成群聚在一处,或是疑难病例的分析,或者最新研究的落地,每个人都希望获取更多的经验与思考。
这种讨论的氛围不仅是会议期间,平时也是如此。CSWOG每周都会组织一到两次疑难病例讨论。这些年来,专家们已经帮助上万名疑难病患者解决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问题。
不久前出院的17岁女孩小玉(化名)正是其中的受益者。
“这个孩子来的时候已经是奄奄一息,1米62的个子,体重却只有30公斤,拍CT都已无法躺平,胸腔几乎三分之二都是肿瘤,挤压得她呼吸困难,只有靠吸氧维持生命,肿瘤细胞甚至一度扩散至颅内……”林桐榆介绍,小玉来之前,能用的常规治疗已经用遍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确实是非常棘手的一例病例。
经多轮多学科MDT讨论,林桐榆团队最终为其制定了前所未有的治疗计划,借助分子病理技术不断地去分析靶点,冒着风险实施大剂量药物治疗,还采用了川肿最新引进的全球最先进的射波刀等治疗手段,终于将小玉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
“来的时候,小玉的生命已经是按天数算了,生存几率仅有0.1%,然而经过多学科治疗团队齐心协力的救治,最终让她的生存几率变成了100%。”林桐榆介绍,小玉最新CT显示,肿瘤几乎消失无形,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CR),PS身体状态达到0-1分,于今年5月顺利出院。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科学家,林桐榆如今仍然保持着每天查房的习惯。他最喜欢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把患者当成你自己的家人,你就知道怎么去做了。对患者保持微笑,急病人所急,亲自追病理结果,亲自为他吸痰,遇到罕见病马上上网搜索相关新进展……只有置身处地地去思考,才能最大化地开启年轻医生心中的内驱力,我们的医学才能传承下去。”
带领中国学者从台下观众变成台上主角
“18年来,我们见证了无数中国学者走上国际舞台,从台下观众成为了台上主角,引领科学的进步。”林桐榆回忆,曾几何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乙型肝炎不仅让国内很多患者失去生命,在国际上也是无解的难题。最终,还是我们自己攻下了这一难题。
在2013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49th ASCO)上,林桐榆以大会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了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新的标准治疗方式,该研究对淋巴瘤的整体治疗有很大意义,并入选了当年“The best of ASCO”。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中国淋巴瘤相关研究首次在ASCO大会上口头报告,同时亦是中国的研究首次入选“The best of ASCO”。其最终研究报告被顶级医学期刊《JAMA》所采纳,刊登于《JAMA》2014年12月期刊上,《JAMA》同期也对此文章配了3页的评述。
“近几年来,ASCO上中国学者的声音越来越多,而CSWOG已培育了多位ASCO讲者,其中包括2013年的两位淋巴瘤领域的讲者,2014年乳腺癌领域的讲者,以及2015年的直肠癌领域的讲者……”林桐榆说。
林桐榆称,通过CSWOG平台,学习全世界最先进的知识,讨论肿瘤学界疑难病例,开展有价值的临床研究,才能不断的超越,才能产生真正让患者获益的中国实践。这是CSWOG在做POST-ASCO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学科发展就是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走些弯路,也会遇上一些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有所斩获。”在林桐榆看来,医生就好比篮球选手,没有人不想投中三分,但受限于现有的能力和水平,无法个个命中,但只要坚持投球,投中的概率一定会越来越高。
“过去,大家总是谈癌色变,还有一种说法是癌症‘1/3是可治愈,1/3可预防,1/3可延长生命’,提醒大家的是,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今天,绝大多数的癌症早期都是可以治愈的,治愈率能够达到80%以上。”林桐榆最后表示,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治疗方法和创新药物,希望未来大家都能够谈癌不色变。
责编:刘玫妍校对:朱晓娜